随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做主播、当“网红”成为一些人期待的工作。社交平台微博2023年发布的一项“当代年轻人就业在关注什么”问卷数据显示,近万名受访应届毕业生中,61.6%的人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一些未成年人也有当“网红”、开直播的想法。未成年人能否开网络直播?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发布服务。
在海口府城中山南路一家水吧,一名学生在刷短视频 记者覃创源 摄
一些未成年人接触过网络直播
“妈妈,我要当游戏主播。”听到9岁多的儿子对未来职业的想法时,海口的林先生感到有点担心,“真是搞不懂现在的小孩。光想着当游戏主播,还能好好学习吗?”
“看别人直播,感觉挺羡慕的,我也试着播了几次。”小玉是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初二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某视频平台上直播和别人聊天,但由于粉丝寥寥,后来也就没了兴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一些未成年人看过或者开过网络直播。他们中有的唱歌跳舞表演才艺,有的直播打游戏……
海南某中职学校何老师告诉记者,她带过不少班级,此前学生开直播的现象并不少见,“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播也属于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
“我在平台上刷到过。其实他们的直播内容很简单,主要是校园生活的记录和自己的才艺展示。就像打游戏一样,用来打发时间。孩子渴望被看到、被关注、被认可,视频直播就是他们展示自我、分享心事的一个平台。如果游戏打得好,舞蹈跳得好,会更希望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出来。”何老师说。
据了解,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是15岁至18岁,大多还没有成年。何老师感到担心的是,部分同学直播时与其他主播进行“连麦PK”,互相比拼才艺和人气,以赢得更多的打赏收入,“这可能会让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
学生家长认为网络直播影响孩子成长
据媒体报道,有的爸妈带着萌娃一起直播,孩子甚至成了父母的“摇钱树”。
不少市民接受采访时认为,网络直播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还可能使未成年人滋生拜金、虚荣等心理。
“学生搞直播?还太早了吧。”学生家长吴女士认为,未成年人还处于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阶段,如果做网络主播并以此为业,会让他们偏离本该有的生活重心,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手机,也会造成视力下降等身体伤害。再加上未成年人自控力不强,非常容易上瘾,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孩子们对复杂网络世界的认识能力、是非分辨能力都比较薄弱,很容易在网友打赏、点赞等氛围下,滋生错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屈芳表示,“未成年人当网络主播,粉丝也大多是未成年人,如果主播的行为不当,很容易会给其他未成年人带来不良的示范和引导。”
也有市民认为,未成年人作为“数字原住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接触一点直播。“有的小学生直播给同学讲题,这样的‘主播’就很好嘛!有问题的是直播内容,而不是年龄。”
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筑牢“保护墙”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可以注册直播服务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王丹丹表示,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有监护人的同意,才可以进行主播工作。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未成年人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依法要求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提供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不提供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直播发布者真实身份信息动态核验机制,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发布服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监管与规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表决通过、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
此外,各短视频、直播平台也推出了包括实名认证、限制时间、一键禁玩等多种方式,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墙”。这两年来,家长何女士欣喜地发现:“各种短视频、直播平台越来越少看到未成年人直播,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
屈芳提醒,家长需要注意到,孩子想要做主播、当“网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看似轻松、受欢迎、挣钱多,但真正成为头部主播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堵不如疏,除了立法和平台监管,家长同样也应该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所需的素养和能力,规划发展路径。”